千年渔猎文化 鸬鹚捕鱼的消失与传承

千年渔猎文化 鸬鹚捕鱼的消失与传承

刊登日期 : 2022-06-22

编辑︰闻华 一叶扁舟、一盏明灯,身披蓑衣的渔翁,水上翻飞的鸬鹚,在山水之间勾勒出独特画卷。鸬鹚捕鱼,是一项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,被视为农耕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杰作,随着现代捕鱼技术愈来愈成熟,这门古老的技艺正面临失传。在广西、江西、云南等许多地方,鸬鹚捕鱼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,成为景区的观光表演,以这种方式,將祖先的生活智慧传承下去。

技术发展 保育禁渔 鸬鹚捕鱼面临失传

渔樵耕读,是中国农耕社会四大「职业」。以渔猎为生的古人们,为了捉到更多的鱼,发明出渔网、鱼竿等工具,亦在自然界中寻找帮手。9,000年前的祖先驯化了狗,用作猎犬;1,000多年前,三国时期的渔民们驯养了鸬鹚。

在江西龙虎山,鸬鹚捕鱼技艺在渔民中世代相传,如今成为龙虎山景区的一项特別表演。(图片来源:江西龙虎山景区@微博)

鸬鹚,又叫做鱼鹰,能飞能游,擅长团队合作,是捕鱼高手。在广西灕江、江西龙虎山等许多地方,鸬鹚捕鱼技艺代代相传,已有逾千年歷史,成为当地的独特风景。

渔民家的鸬鹚们,从小就接受捕鱼训练,会按照指令搜寻水下的鱼儿,带回渔船上,通常一天能捕到20斤鱼。对於渔民来说,这些从小养大的鸬鹚,不仅是捕鱼帮手,也是一同生活多年的好朋友,彼此有着深厚感情。

鸬鹚在全球各地广泛分布,嘴部前段有倒钩,擅长潜水和捕鱼。(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)

不过,这项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,正面临失传。隨着社会发展,以及长江流域10年「禁渔」保育计划的实施,沿岸许多渔民都开始「转行」,鱼鹰也被禁止使用。此外,与现代捕捞技术相比,鸬鹚捕鱼驯养难度高、捕鱼效率低,因此不少渔民都不再耗费心力驯养鸬鹚。在鄱阳湖畔的江西省康山乡,目前仅有9户渔民仍保留着鸬鹚捕鱼技艺。

扬州瘦西湖五亭桥景区的鸬鹚捕鱼表演,深受欢迎。(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)

江西、广西、云南等多地,相继將鸬鹚捕鱼技艺,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考虑以观光表演等形式,將这门技艺传承下去。

在广西桂林漓江、江西龙虎山等景区,鸬鹚捕鱼表演已经成为一道新的风景,既是帮助渔民解决生计问题,更展现传统渔猎民俗,令更多游客了解这项古老技艺。

延伸阅读:惊艷世界的「独竹漂」绝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备技能?

相关推荐

次月是什么意思?一文带你彻底搞懂“次月”的含义与应用场景
唯品会如何换货?唯品会换货之后还能退货吗
365足球外围平台

唯品会如何换货?唯品会换货之后还能退货吗

📅 09-03 👁️ 468
什么是商业环境
365官网国内怎么进

什么是商业环境

📅 08-07 👁️ 7608
小米8哪一年出的 小米八配置
365足球外围平台

小米8哪一年出的 小米八配置

📅 08-01 👁️ 4953
Win10如何彻底永久关闭自动更新 5种方法教你永久关闭win10自动更新
Bartender收费吗 Bartender购买正版软件要多少钱
365足球外围平台

Bartender收费吗 Bartender购买正版软件要多少钱

📅 08-13 👁️ 1218